跟人比起來,和植物相處其實非常簡單。
人類想要的太多,難以滿足;植物需要的不多,很容易滿足。
蔬菜需要的,不外乎「陽光」、「空氣」、「水」、「土壤」,只須將這四件事情處理好,蔬菜便會熱烈地回應你。其中最關鍵的地方,應該非「土壤」莫屬了。土質處理好了,澆水和呼吸將會是「桌頂拈柑,輕輕鬆鬆(台語)」,十分容易。
我們看植物生長,常只看莖、葉部分。但是,千萬別忘「本」,「根本」、「根本」,根才是植物的本。根長得好,莖葉自然旺盛。所以說調整土壤將可一口氣解決大部分種植問題。
土壤問題,蚯蚓可以幫上大忙。來認識我的蚯蚓寶貝吧。
他們是赤子愛勝蚓 Eisenia foetida ,俗稱紅蚯蚓,原產於歐洲,台灣僅在養殖場繁殖,大多在釣具店販賣給釣客。
分類學上屬於 動物界 環節動物門 環帶綱 單向蚓目 正蚓科 。
Kingdom: Animalia Phylum: Annelida Class: Clitellata Order: Haplotaxida Family: Lumbricidae 。
幼蚓體色呈白色。
蚯蚓主要特徵為:兩側對稱,體分節,沒有骨骼,以剛毛為運動器官,雌雄同體、異體受精,產卵繭繁殖後代。
赤子愛勝蚓屬於表層型蚯蚓(epigeic),主要棲息於土壤表層。體型小、生命週期短、繁殖速度快,以落葉與表層土壤為食。由於生活於土壤表層容易受到掠食者捕獲,所生存的環境改變的也快,以多產為策略,避免族群滅亡。所以十分適合用在居家處理廚餘。
蚯蚓以攝食塊狀的有機物質為食物,經消化弄碎,再以擬糞形式排出,有助於產生土壤團粒構造,增加土壤孔隙率、滲透率藉以改善土壤排水通氣性,蚯蚓產生的糞土通常含較多的有益微生物,以促進有機物質的礦化作用,可肥沃土壤。
幫助土壤團粒化、增加土壤排水通氣性、提供肥分,三個願望一次滿足。
以前農業社會,一塊田肥不肥沃,只要抓一把土壤,看看有多少蚯蚓,就能比較出來。而現在因為化肥、農藥使用過度,導致田間甚少能見到蚯蚓。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。